#美女#
战争安全岛:一个美国专家的预警与百年错觉
那位专家话音刚落,社交媒体的洪水便汹涌而至。“叛徒!”“危言耸听!”愤怒的标签迅速爬上热搜。他不过是指出一个简单事实——现代战争早已突破地理界限,太平洋不再是护城河。可惜,这句话戳破了一个延续百年的集体幻觉。
两次世界大战的“幸运”成了思维定势。当欧洲和亚洲在炮火中崩塌,美国本土却享受着战争红利。工厂轰鸣,经济腾飞,硝烟始终停留在新闻片里。这种历史偶然性,慢慢演变成心理必然——战争永远是别人的事。
地缘政治的现实正在剧变。高超音速武器重新定义距离,从发射到抵达北美大陆,可能只需一顿午餐时间。网络战更模糊了前线与后方的概念,键盘敲击间,关键基础设施就可能陷入瘫痪。那位专家说的“后院不安生”,并非夸张修辞。
更深的隔阂在于对战争认知的错位。对很多美国人而言,战争是电影里的特效场面,是游戏中的虚拟任务。他们很难理解,为什么有人会为了一句“实话”如此激动。这种安全感,其实建立在极其脆弱的基础上。
那位被围攻的专家,某种程度上在重复历史。1940年,有军方人士警告珍珠港可能遭袭,同样被斥为“杞人忧天”。历史不会简单重复,但常常押韵。今天质疑专家预警的人,或许该思考:是相信百年前的地缘格局,还是正视正在发生的技术革命?
真正的安全从来不靠地理隔绝。它需要的是对世界的清醒认知,对潜在风险的充分评估。那位专家的“乌鸦嘴”,或许比千万句安慰更值得倾听。毕竟,预防危机永远比应对危机容易得多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