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到底是在搞什么,真的,我手机都快被我捏出火星子了。我就想不通了,怎么总有人能把睁眼说瞎话这事儿干得这么理直气壮,还特么能发出来。
我刚刷到那个消息,向鹏要去参加亚锦赛,底下评论区那是真热闹。不是我说,有些人这滤镜开得比银河系都大,硬是能把一块破石头夸成钻石。
什么“实力认可”“努力结果”,我真想问问,哪个“实力”,哪个“结果”?我这眉头是真拧成了个疙瘩,怎么都解不开。
你说实力吧,2023年全国锦标赛,他小组赛就出局了,这事儿难道大家都不记得吗。当时多少球迷都在屏幕前傻眼,我记得清清楚楚。
那可是全国赛,不是小区门口的友谊赛啊,就这表现你告诉我实力认可?我这脸都替他红了。
还有那个“付出努力”,谁训练不努力,谁比赛不想赢?但努力和结果之间,中间还隔着个天赋、心态、临场发挥。
如果光凭努力就能上,那多少没能出头的运动员,他们的努力不都白费了?我这气是真不打一处来。
我倒不是说向鹏完全没潜力,毕竟是年轻球员,谁都希望他能打出来。但把一次名额简单粗暴地归结为“实力和努力”,这话说出来,真不害臊吗。
这种话说出去,那些真正靠着一场场硬仗拼下来的老将、中生代,他们心里怎么想。他们不努力吗,他们没实力吗。
世界排名摆在那儿,国际羽联(BWF)的数据,最新的男单世界排名,向鹏还在一百开外吧。这不是秘密,随便一查都能查到。
再看咱们国羽的几个主力,石宇奇、李诗沣,他们哪个不是一步一个脚印爬上来的。他们每次上场,那都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。
就拿李诗沣来说,2023年全英赛他怎么打上来的,一路爆冷,那是真拼尽了全力。他那场场硬仗,是真刀真枪杀出来的。
所以说,竞技体育这东西,实力不是靠嘴说的,更不是靠谁的“认可”得来的,是实打实打出来的。你打了多少场精彩的比赛,战胜了多少强劲的对手,这才是硬道理。
这种宣传,不是给他长脸,反而是把他架在火上烤。到时候要是打不好,喷子们还不得把牙给他笑掉。
你看那些老球迷,哪个不是看着比赛,一拍一拍地记着数据。谁输谁赢,为什么输为什么赢,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。
像2022年亚洲青年羽毛球锦标赛,他拿了个男单冠军,这确实是个好成绩。那年他确实打得不错,算是冒尖了。
但青年赛和成年赛,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。青年赛的冠军,不代表就能在成年赛所向披靡。
中间还有太多要跨越的鸿沟,从体能到技术,从心理到战术,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蜕变过程。
有多少青年才俊,最终没能兑现天赋,这就是残酷的现实。我们见过太多“伤仲永”的故事了。
所以,把一个青年赛的成绩,直接套用到成年队的选拔上,是不是有点太草率了。这不是在帮他,这是在把他往坑里带。
现在这亚锦赛,多少双眼睛盯着呢。大家都是在看,国羽到底派谁上,为什么派他上。
总不能每次都拿“锻炼新人”当借口吧。锻炼新人也得有个度,也得看实际情况。
我们想要看到的是,国羽真正有实力、有希望的年轻人能够冒头。但是这种冒头,不能是“揠苗助长”。
也不能是靠着一些空洞的、经不起推敲的溢美之词,就把人送上战场。这是对球员的不负责,也是对球迷的不尊重。
我不是不希望年轻人成长,而是希望他们能在一个更合理、更健康的环境下成长。而不是这种,还没打出什么名堂,就先被吹上天。
每次看到这种操作,我都替那些默默无闻,但一直在努力拼搏的运动员感到不值。真正有实力的人,往往是话不多,默默用成绩说话。
这种“彰显竞争力和潜力”的话,不如留到他真的在亚锦赛上,把那些强手一个个挑落马下的时候再说。那时候,大家都会心服口服。
否则,现在这样,除了让大家心里堵得慌,还能有什么作用呢。我这口气,是真有点顺不过来。
你说,就他现在这个状态,这个排名,能去亚锦赛,究竟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呢。
声明:文章里90%以上都是原创,剩下的部分借助AI查资料和验证信息。写这篇文章的初衷,就是想传递一些正能量,不夹杂低俗或负面的东西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