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市风云变幻,暗藏玄机。半导体自主化浪潮中,一只“潜龙”正悄然涌动——上海微电子(SMEE)的资本化进程,已然拉开大幕。
这家成立于2002年的光刻设备龙头,曾三度冲刺资本市场折戟:2007年、2015年、2016年均未能如愿。但今非昔比,政策东风吹来了新机遇。去年五月监管层明确提出“鼓励半导体企业并购重组,开辟IPO绿色通道”,半导体行业迎来重大利好。
更引人瞩目的是,上海微电子首次对外透露两大关键动向:一是与华为达成长达一年的战略合作,二是明确以“上海微电子”为主体推进上市。华为产业链+半导体核心装备+国资控股,这三重稀缺属性让它成为当下市场中难得的“硬核资产”。
从业务实力看,它是国内唯一实现ArF干式光刻机量产的企业,更是国家“02专项”光刻机核心单位。这样的企业若登陆A股,必将引发资本市场的强烈关注。
那么问题来了:如果选择借壳,什么样的标的更合适?
市场观点认为,必须同时满足“国资控股、业务协同、壳资源干净”三大条件。目前符合标准的上市公司寥寥无几。有意思的是,近期已有机构资金悄然布局某潜在标的——该公司短短时间获得超160家机构调研,更出现连续12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,量价走势暗藏玄机。
回顾A股借壳案例,顺丰借壳鼎泰新材、中公教育借壳亚夏汽车,后期涨幅都超过400%。而上海微电子的战略价值和技术含量,或许比这些前辈更胜一筹。一旦重组落地,股价往往连续涨停,普通投资者根本难以介入。眼下或许正是布局的黄金窗口。
资本市场的故事永远充满悬念。上海微电子能否成功上市,我们拭目以待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半导体自主化的大潮中,资本永远不会缺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