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
你的位置:意昂体育 > 产品展示 >

美联储降息,什么信号?

点击次数:132 产品展示 发布日期:2025-10-07 11:26:14
引言:当利率成为大国博弈的筹码 当地时间9月17日,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(FOMC)以11:1的投票结果通过决议,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.00%-4.25%。这一看似常规的货币政策调整,实则是美联储在就业市场疲软、通胀

引言:当利率成为大国博弈的筹码

当地时间9月17日,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(FOMC)以11:1的投票结果通过决议,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.00%-4.25%。这一看似常规的货币政策调整,实则是美联储在就业市场疲软、通胀黏性、政治施压三重压力下的精密平衡术。从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交易大厅到华盛顿特区的白宫椭圆形办公室,从华尔街的量化模型到北京金融街的政策研究室,全球金融市场正经历着自2020年新冠危机以来最复杂的利率波动周期。

第一章:降息决策的经济学密码——从菲利普斯曲线到泰勒规则失效

美联储此次降息的直接触发因素是就业市场的显著恶化。根据美国劳工部最新修正数据,7月非农就业人数仅增加7.3万人,较预期值低37%,且5月和6月数据被大幅下修25.8万个岗位。这一修正幅度创下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最高纪录,直接推高失业率至4.3%,突破美联储“充分就业”目标阈值。

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中特别强调的“就业下行风险上升”表述,与1995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格林斯潘采取的预防式降息策略形成历史呼应。但不同于当年克林顿政府的隐性支持,当前特朗普政府通过直接提名理事斯蒂芬·米兰施压,后者在本次会议中投出唯一反对票,要求降息50个基点,暴露出政策制定过程的政治化倾向。

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图源:百度

如果按宏观经济学(凯恩斯学派理论)的理论来审视,传统菲利普斯曲线揭示的通胀-就业负相关关系正在失效。按照传统菲利普斯曲线,通胀率和失业率为此消彼长的负相关,而石油危机以来造成滞涨后,该曲线失效,意味着传统凯恩斯学派失效(主要理论:经济衰退时宏观调控总是有效的)。此时美国的情况类似于滞涨,则适用于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——菲利普斯曲线整体右移,则导致通胀率和失业率同步增长。8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.9%,虽较前值回落0.2个百分点,但仍高于美联储2%的长期目标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点阵图显示19名FOMC委员中,6人预计年内不再降息,2人支持单次50个基点,9人预计再降两次,这种意见撕裂在美联储历史上实属罕见。

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杰弗里·弗兰克尔的回归模型揭示,特朗普施压降息的动机中,“在任总统”变量能解释76%的立场变化。这种政治干预在1971年尼克松迫使伯恩斯降息导致恶性通胀的历史案例中已有前车之鉴。当时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从年初的5.0%迅速降至3.5%,随之而来的是通胀率在两年后飙升至12.3%,美国经济陷入大滞胀时代。

第二章:政治干预的显性与隐性路径——从理事提名到第三使命争议

特朗普对美联储的干预呈现显性与隐性双重路径。显性层面,通过提名亲信斯蒂芬·米兰担任理事,直接在FOMC内部植入政策倾向。米兰在提名听证会上主张恢复美联储“适度的长期利率”第三使命,这一被摒弃的条款若重启,将使美联储从“最后贷款人”沦为“政府信用卡”。

隐性层面,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持续施压。据澎湃新闻梳理,过去十年特朗普针对美联储发表的公开言论中,“不喜欢利率上升”的观点从未改变,但其认为美联储应否降息的立场完全取决于是否在任。这种“任内宽松、任外紧缩”的功利主义立场,在2024年总统大选前夕尤为显著——特朗普试图通过降息刺激经济,提升共和党支持率。

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中明确回怼米兰的第三使命主张,强调美联储仅关注“最大就业”与“价格稳定”双重使命。这种独立性声明在1995年格林斯潘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已有先例,但当前政治压力远超以往。根据《财富》杂志解读,特朗普希望降息以抵消其关税政策带来的通胀压力,而美联社则指出,特朗普试图将经济衰退责任转嫁至鲍威尔。

第三章:全球资产重估的连锁反应——从美股波动到人民币升值

美联储降息25基点引发全球资产价格剧烈波动。消息公布后,美元指数微涨0.15%,标普500指数下跌0.17%,纳斯达克100指数跌0.33%,现货黄金跳水后反弹跌0.77%。这种分化表现背后,是市场对降息路径的激烈博弈——点阵图显示多数官员预计年底前再降息两次,总幅度50个基点,但特朗普要求的“降至1%”目标远未达成。

对中国而言,降息通过利率、汇率、资本流动三大渠道产生溢出效应。离岸人民币汇率盘中升破7.1,创2024年11月以来新高。但更深远的影响体现在资产重估层面:A股历史数据显示,美联储历次降息均引发中国股民“大礼包”——1989年降息后上证指数从95点涨至1429点,1995年降息开启六年牛市,2020年降息催生白酒、科技股结构性行情。

然而,这种历史规律在当前面临挑战。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指出,此次降息体现美联储在“通胀尚未完全回落、但经济增长和就业压力加大”背景下的政策重心倾斜。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则强调,这是典型的“预防式降息”,需警惕输入性通胀风险——若美国核心PCE在明年年初反弹至3%以上,美联储可能暂停降息,导致全球流动性收紧。

第四章:中国应对策略的破局之道——从货币政策协同到产业升级

面对美联储降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,中国需构建“三位一体”应对策略。在货币政策层面,央行可能通过降准、MLF等工具释放流动性,社会融资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。据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预测,年内中国或下调5年期LPR利率,以稳定房地产市场和消费需求。

在汇率管理层面,需平衡人民币升值与出口竞争力。新能源、机电等高附加值产业及AI、半导体等科技板块,可能因技术升级和需求韧性受益。但纺织、家电等低附加值行业需警惕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成本压力。根据海关总署数据,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额同比增长6.8%,其中新能源产品出口占比提升至18%。

在产业升级层面,需抓住美联储降息带来的全球资本重配置机遇。北向资金2025年上半年净流入达836亿元,外资持有A股市值升至3.07万亿元。这种结构性流入趋势在Q3进一步强化——AI、新能源板块单月净流入超287亿元,显示外资更关注长期成长性资产。

第五章:专家视角与未来展望——从独立性坚守到全球治理重构

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2018年接受采访时指出:“我在美联储工作了18年半,收到过无数要求降息的备忘录、承诺和请求。”这种政治干预的常态化,要求美联储在独立性坚守与政策有效性之间寻求平衡。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中重申“数据依赖”原则,但市场从点阵图的分歧中嗅出不安——19名官员中,6人预计年内不再降息,2人支持单次50个基点,9人预计再降两次。

哈佛大学弗兰克尔团队的研究显示,特朗普施压降息的动机中,“在任总统”变量能解释76%的立场变化。这种政治干预若持续,可能动摇美元信用根基,催生“去美元化”趋势。伦敦现货黄金突破3700美元/盎司,年内涨幅达39%,中国央行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,二季度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增加166吨,正是这种趋势的微观体现。

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,需构建多元化资产配置策略。根据上海财经大学实践导师韩云的建议,应增加权益类及另类资产比例,关注盈利稳健的蓝筹股、利率敏感型行业及成长性板块。同时,配置5%-10%的黄金ETF或实物黄金对冲风险,警惕信用债市场波动。

结语:在波动中寻找确定性——从利率博弈到全球治理美联储此次降息,既是经济数据的客观反映,也是政治博弈的微观缩影。从尼克松施压伯恩斯引发滞胀,到特朗普提名米兰干预决策,历史正在以不同形式重复上演。但不同的是,当前全球经济已形成更复杂的联动网络——中国需通过产业升级、金融监管强化及结构性政策协同,将外部机遇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力。

图源:央视网

正如鲍威尔所言:“我们并未踏上预设道路。”在通胀黏性与政治施压的双重夹击下,美联储的每一步都将是钢丝上的舞蹈。而对于中国而言,这既是挑战,更是机遇——通过结构性改革和产业升级,将外部流动性宽松转化为内生增长动力,方能在全球经济的波动中行稳致远。

在这场跨越太平洋的利率博弈中,没有绝对的赢家,只有不断调整策略的参与者。当美联储的独立性遭遇政治洪流,当中国的产业升级遭遇全球资本重配置,唯有那些能在波动中坚守长期主义的参与者,才能最终穿越周期,抵达彼岸。这,正是美联储降息棋局背后最深刻的启示。

参考文献:

公众号:央视网:《美联储降息释放哪些信号?》

公众号:人民网:《美联储宣布降息》

公众号:第一财经:《美联储重启降息,还有哪些信息点?一图速览》

公众号:澎湃美数课:《美联储终于降息了,特朗普会满意吗?》

公众号:吴晓波频道:《凌晨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,悬念来到中国这边》

感谢您的阅读,希望我的分享对您有帮助!

喜欢的可以点赞、推荐、

分享、收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