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想合并天府新区?先搞清楚这俩谁管谁再说
最近网上聊得热乎的“成都合并天府新区”话题,看着像城市发展的热乎事儿,细琢磨里头门道可不少。有网友说成都该把高新区、东部新区和天府新区直管区打包,弄个更大的“成都天府新区行政区”,觉得这样能集中资源搞发展。可懂行的朋友先泼了盆冷水——天府新区可不是成都自家“小老弟”,人家身份特殊着呢。
咱先把话撂前头,天府新区是正儿八经的国家级新区,行政级别副省级,和成都市是平级的。啥概念?就像俩同级别的单位,突然说要把其中一个并进另一个,搁谁也得先掰扯清楚谁听谁的。举个简单例子,你现在有两个处级部门,突然想合并成一个,总得定个牵头的主儿吧?天府新区和成都要是平级,合并后市长管新区书记?还是新区书记管市长?这不是拍脑袋能定的事儿。
再往深了说,天府新区虽说由四川管,但实际是委托成都代管,有点像“省里备案、市里干活”的模式。可真要合并成行政区,性质就变了。以前是代管,现在得变成隶属,这中间的权责划分、财政税收、人事安排全是学问。就说最实际的,现在天府新区有些区域是直管,有些是成都托管,合并后这些地界儿归谁管?原来的两套班子是合二为一,还是重新洗牌?搞不好反而容易内耗,效率降半。
网上也有不同声音。支持合并的觉得,摊子大了好统筹,高新区搞科技、东部新区做新兴、天府新区承载综合功能,凑一块儿能形成更大经济带。可反对的也实在——行政级别摆这儿呢,强行合并怕是“表面热闹,里头乱套”。就像俩拳头攥一起,看着有力气,可要是劲儿没往一处使,反而打滑。
还有人操心具体事儿,比如合并后房价会不会涨?江北嘴(虽然这是重庆的地儿,可能网友口误)会不会改名?考公是不是更难了?其实这些担心都能理解,毕竟行政区划一变,牵扯的可不只是地图上画几条线,老百姓的生活、企业的办事流程、甚至户口本上的地址都可能跟着变。
不过话说回来,城市发展确实得动态调整。当年成都扩区也没少磨合,从“单中心”到“多中心”,哪一步不是边干边学?但现在的问题是,天府新区的特殊身份让合并这道题更复杂。与其急着“拉郎配”,不如先把现有的托管机制理顺,让各个功能区各展所长,等时机成熟了,再谈更深层的整合也不迟。
说白了,城市发展不是搭积木,想怎么拼就怎么拼。尤其是涉及不同行政级别的区域,更得把账算清楚、把规则定明白。不然合并了个寂寞,反而添了堵,那可就得不偿失了。
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
(注:文中信息参考自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网关于天府新区管理体制的说明、成都市人民政府2023年行政区划调整相关公告及《国家级新区发展报告》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