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优质好文激励计划#陈胜怎么死的,连小学生都知道。被车夫庄贾捅了一刀,一代农民起义领袖就这么没了。但你知道吴广是怎么死的吗?
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这个跟陈胜一起喊出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”的猛人,竟然死在了自己人手里。而且杀他的人,事后还升官发财了。
雨夜里的绝境反击
公元前209年那个夏天,老天爷跟九百个农民过不去。本来要去渔阳戍边,结果在大泽乡碰上了连续几天的暴雨。道路全被冲垮了,想走都走不了。
陈胜和吴广当时是这支队伍的头儿,叫屯长。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,按照秦朝的法律,误期就得砍头。这可不是开玩笑的,秦朝的法律严得要命,迟到一天都能要你命。
两个人商量来商量去,陈胜说了句狠话:“反正都是死,咱们干脆反了算了。”吴广一听,觉得有道理。横竖都是死,还不如搏一把。
为了让这些农民兄弟跟着他们干,两人费了不少心思。先是在鱼肚子里塞了张纸条,上面写着”陈胜王”。有人剖鱼的时候发现了,大家都觉得神奇。接着又让吴广半夜学狐狸叫,喊”大楚兴,陈胜王”。
这招还真管用。那个年代的人都信这套,觉得是天意。等到吴广故意惹恼军官被打的时候,陈胜一声令下,九百个人就跟着反了。
从农民到假王的辉煌
起义刚开始那阵子,真是顺风顺水。陈胜当了将军,吴广当都尉,一路打过去势如破竹。
先拿下大泽乡,再攻蕲县,接着就是陈城。每到一个地方,都有人加入。等到占领陈城的时候,起义军已经有几万人了。
陈胜在陈城称王,国号叫”张楚”,意思是要把楚国发扬光大。吴广被封为假王,地位仅次于陈胜。
称王之后,陈胜马上分兵出击。吴广领兵西攻荥阳,这可是个硬骨头。荥阳是通往关中的重要关口,拿下了这里,就能直逼秦都咸阳。
其他几路军队也出发了。武臣北上打赵地,周文直扑函谷关,邓宗南下九江。一时间,起义军遍地开花,秦朝的统治岌岌可危。
周文惨败,局势逆转
好景不长。周文那路军最先出事。这家伙带着十万人马直奔咸阳,刚开始进展还不错。但是碰上了秦朝名将章邯,一下子就完蛋了。
章邯这人有两下子,他急中生智,把修秦始皇陵的那些奴隶都武装起来。虽然这些人没受过什么训练,但架不住章邯会指挥。结果周文的十万大军被打得稀里哗啦,周文自己也自杀了。
这一败,整个局势都变了。章邯解决了周文之后,马上带兵东进,目标就是荥阳。
吴广这边压力大了。本来围攻荥阳就已经够费劲的,现在还要面对章邯的大军。军中开始有人着急了,特别是田臧。
田臧是陈胜的老部下,在陈县当过官,算是核心人物。他觉得继续围城是死路一条,应该分兵迎战章邯。但吴广不同意,坚持要先拿下荥阳。
两人争来争去,越争越凶。田臧心里开始打起了别的主意。
血色黄昏,假王毙命
公元前208年冬天,荥阳城下发生了一件震惊所有人的事。
田臧和李归等几个将领私下商量,说什么”假王骄傲,不懂军事,跟他商量不通”。这话听着就不对劲,吴广在军中威望很高,士兵们都愿意为他卖命,怎么可能是骄傲的人?
但田臧已经下定决心了。他直接冲进吴广的营帐,说是奉陈胜之命,要处死谋反的吴广。话音刚落,吴广的脑袋就掉了。
吴广到死都没想明白,为什么昔日的战友要杀自己。他更想不到的是,田臧竟然把他的脑袋送给了陈胜。
最让人愤怒的是陈胜的反应。他不但没有追究田臧的罪,反而马上封田臧为上将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吴广的死,陈胜早就知道,甚至可能就是他的意思。
田臧杀了吴广之后,军心大乱。士兵们不明白为什么要杀死他们敬爱的假王,很多人开始逃跑。
章邯这时候到了,田臧匆忙应战。结果在敖仓一战中,田臧战死,起义军大败。荥阳也丢了,李归等人全部战死。
田臧费尽心思杀了吴广,自己也没好下场。这算是报应吧。
陈胜的蜕变
为什么陈胜会默许杀死吴广?这要从他称王后的变化说起。
权力真是个好东西,也是个坏东西。陈胜当了王之后,整个人都变了。以前说的”苟富贵,勿相忘”,早就忘到九霄云外了。
有个以前跟他一起种地的老乡,听说他当了王,特意从老家赶来看他。结果连宫门都进不去,门卫把他当要饭的赶走了。
后来陈胜出宫,这人在路上拦住他,喊他的小名。陈胜认出来了,把他接回宫里。
这老乡没见过什么世面,看到宫殿这么豪华,忍不住感叹:“陈胜啊,你真的发达了!”还经常跟别人讲陈胜以前的事。
有人就跟陈胜告状,说这人损害他的威严。陈胜一怒之下,把这个老朋友给杀了。
从这以后,陈胜的老朋友们都离他而去,再也没人敢亲近他了。
陈胜还用了两个小人,一个叫朱房,一个叫胡武。这两人专门负责监督大臣,看谁不顺眼就整谁。那些在前线拼命的将领们,经常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杀。
在这种氛围下,大家都人人自危。连张耳、陈余这样的重要将领都担心被杀,怂恿武臣自立为赵王。
吴广作为起义的另一个发起人,在军中威望又高,难免让陈胜忌惮。很可能就是朱房、胡武这些人在陈胜面前进谗言,最终导致陈胜起了杀心。
英雄末路
吴广死得很冤。他从头到尾都保持着起义时的那种品格,爱护士兵,忠于理想。但在那个充满背叛和猜忌的时代,善良反而成了弱点。
田臧以为杀了吴广就能独揽大权,结果自己也很快战死。章邯解决了荥阳之后,直接攻打陈县。陈胜抵挡不住,最后逃到下城父,被车夫庄贾杀死。
连陈胜自己最后也死在了亲信手里,这不能不说是讽刺。他用猜忌和杀戮治理国家,最终也被猜忌和杀戮所毁灭。
回过头看,吴广的死其实是整个起义失败的转折点。他一死,起义军就开始分崩离析。如果田臧能放下个人野心,跟吴广携手对敌,历史可能会改写。
但历史没有如果。吴广就这样带着满腔的不甘和困惑离开了人世,留下了一个让后人扼腕叹息的悲剧。
被遗忘的真相
两千多年过去了,人们记住了陈胜的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”,记住了他被车夫背叛的结局,但很少有人知道吴广是怎么死的。
这个曾经与陈胜并肩作战、共同发出历史强音的英雄,就这样被历史遗忘了。他没有死在与秦军的搏斗中,没有死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,而是死在了最卑鄙的政治阴谋中。
田臧这个名字,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过。但正是这个小人物,用一把刀改变了历史的进程。他杀死吴广的那一刻,不仅结束了一个英雄的生命,也宣告了农民起义开始走向失败。
权力腐蚀人心的速度,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。陈胜从一个有理想的农民领袖,变成一个猜忌成性的独裁者,只用了几个月时间。
而吴广,直到死都没有变。他依然是那个在大泽乡与陈胜一起举起反抗大旗的农民,依然是那个深受士兵爱戴的将领。
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他必须死的原因吧。在一个充满背叛的世界里,忠诚反而成了罪名。
你觉得吴广的死,到底是陈胜的授意,还是田臧的个人行为?在权力面前,友情和理想真的这么不堪一击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