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有个事刷遍圈子——有位死忠股民守着紫金矿业好多年,非要等铜价冲上12000美金才出手,最后真让他赚了十五六倍。这消息一出来,我老公眼睛都直了,二话不说,立马抛开了以前那套安稳的高股息玩法。
想想以前他多保守,天天抱着狗股理论,围着分红高的银行股和蓝筹股打转转。 年化20%左右收益,我们两口子美滋滋的,觉得比存银行强太多。 可看到那位铜哥的故事,加上另一个案例——有农民在周期底部捡糖类股票,两三个月就翻两倍多,我老公再也坐不住了。
那天他翻着K线图说,这些破铜烂铁都跌成狗了,凭啥不能涨得猛? 我劝他悠着点,别太浪。 结果他梗着脖子回一句,反正离高点还远着呢,吃个鱼尾巴总行吧。 二话不说,分出四成仓位直接砸进去了,买了铜、钼、钽、铂、铝、锡、银,还捎带上煤炭、橡胶和糖。 那会儿股价早从坑里爬起来不少了,我想着他可能得栽跟头。
没料到啊,接下来市场一路向上冲,大盘飙到3600点那阵子,这些玩意儿集体爆发了。 铜股、铝股动不动就涨停,煤炭和糖也跟着疯涨。 细算下来,超一半的票子收益过了20%,有的年初到现在直接干到50%往上窜。 我老公乐得合不拢嘴,说比死盯着高股息强多了,那高股息股每年就分红点小钱,哪有这种暴涨来得爽。
你们觉得这是运气吗? 根本就是周期股的铁律在发威。 看看历史数据就懂了,2008年那波铜价暴跌65%后,2009年到2011年愣是反扑240%。 为啥? 道理简单,跌得惨的时候,行业熬不住了——产能大出清、小公司都倒闭了。 等需求一抬头,供应跟不上去,价格立马飞上天花板。 就像那位农民买的糖股,当年糖价跌得稀碎,农民们亏得跳楼,结果库存见底后突然反弹。
现在的情况也一个样儿,IMF报告还说了,2025年工业金属刚进复苏期,像铜库存比着需求掉到5年新低,这就是明摆着的信号。 我老公当时瞄准这些小金属,就是看着它们暴跌过深——铜价比高峰时缩水大半。 他选的那些股,比如铂和钽,都跟着商品期货触底回升的节奏,价格一绷紧,股价就火箭发射。
不过可别光顾着眼红,风险也得摆出来。 想想2024年碳酸锂回调40%,多少人被套在鱼尾巴上?
你问问那些在高点追进去的散户,赔得爹娘不认。我老公聪明点儿,只用闲钱玩,输了不疼。 这比他那套狗股理论更有活力,高股息在熊市能抗跌,比如2022年靠那些蓝筹股跑赢大盘,可牛一出来就不够看了——2019年周期股平均涨108%,高股息才32%。
所以啊,咱们散户真要长记性。 光守着老法子赚点安稳钱,损失的机会成本吓死人——像我家老公,今年没早点转型,少入袋100万不止。 多学学行业逻辑才是王道,比如看金属市场得懂供需缺口,查库存数据,别瞎跟风。 就凭这份用心,赚钱这事儿其实超简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