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的服了,有些人是活在平行世界吗?好好的全运会,马琳当个火炬手,都能被刷上热搜,然后底下留言区一片“消失两个月终于出现”的调侃,我看完手机差点没拿稳。
这都什么跟什么啊,难道一个人不天天出现在镜头前,就是“消失”了?是不是我们公司老板不天天在朋友圈发自拍,就算他“失踪”了?简直莫名其妙,我当时真想直接回一句“你家网是拨号上网吗”。
马琳这次露面,还真是有点意思。人家是作为教练员身份,出现在全运会的现场,然后顺理成章地,被选为了火炬手,这多正常的事。我看有人在那儿阴阳怪气,说什么“终于出来呼吸新鲜空气了”,我就替他家网线着急。
这种事情,真的需要稍微了解一点背景。马琳是什么人,那可是中国乒乓球的传奇人物啊。他代表广东省拿过奥运会金牌,这含金量得多高?奥运冠军,这可不是路边随便抓一个就能当的。
而且,他还在全运会上拿过单打、团体、男双的金牌,可以说把能拿的金牌都拿了个遍。虽然他现在不是在广东省体育局任职,但人家运动员时期为广东立下汗马功劳,这可是真金白银的成绩,不是网上那些P图能比的。
所以,广东省选他当火炬手,简直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,合情合理。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,估计连马琳在哪个省队打过球都不知道,就跟着起哄,真是让人哭笑不得。
就拿他职业生涯来说,2004年雅典奥运会,马琳和陈杞搭档拿了男双金牌,那场比赛看的人心惊肉跳,最后赢下来的时候我记得家里电视前都跳起来了。再往前推到2000年的吉隆坡世乒赛,那是团体赛,他也是核心成员,为中国队卫冕立下了汗马功劳。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记录,随便找个体育年鉴或者去国际乒联(ITTF)的官网都能查到。
再看他那些全运会的成绩,真是辉煌。1997年第八届全运会,马琳就拿到了男团金牌。到了2001年第九届全运会,他更是大爆发,一人独揽了男单和男双两枚金牌,这在当时可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。再到2005年第十届全运会,他又随队拿了男团金牌,这些数据都在历届全运会的官方记录里写得清清楚楚。
就这些成绩,别说当火炬手了,就是让他当个颁奖嘉宾,甚至塑个像立在训练基地门口,我觉得都不过分。人家那是真的拼过、真的赢过,把最好的青春和汗水都奉献给了他所代表的省份和国家。
我看到还有人留言问,当火炬手需要什么条件?这问题问得,简直像在考我小学语文。你以为是随便在街上拉个人就能举着火炬跑吗?那得是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,尤其是在体育界,那更是要德高望重、成绩斐然。马琳这样的运动员,绝对是符合所有条件的优中之选。
说实话,看到这些讨论,我脑袋里就浮现出一个场景:一群人坐在电脑前,刷着微博,看到个标题就急着评论,根本不管内容是什么,也不去查证一下,就开始发挥他们的“幽默感”,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。
还有那些说“消失大半年的刘国梁也出现了”的,你是不是觉得这些体育界的重量级人物,平时都得住在镁光灯下才算“存在”?人家都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,不是为了满足你每天的娱乐需求才存在的。
所以,马琳这次亮相全运会,实至名归,完全不值得那些奇奇怪怪的“消失论”来消费。那些人,与其在那儿瞎琢磨,不如多关注一下运动员们在赛场上的拼搏,或者去了解一下他们背后的付出,那才更有意义。
我真的觉得,有些事儿,明明是再正常愣是被网上的一些言论带偏了。这种把运动员的正常工作生活都给娱乐化、八卦化的风气,是不是也该稍微收敛收敛了?
声明:本文素材都是来源真实素材的原创,内容 90% 以上基于自己原创,少量素材借助 AI辅助。所有内容都经过自己严格审核和复核,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