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非洲穷国学中国,也能变深圳?”这条弹幕刚飘过,卢旺达已经用修路成绩单砸了过来——2000年到2010年,全国90%的家庭离柏油路不到两公里。中国工人带着压路机一路往前推,推平了内战留下的弹坑,也推走了外国媒体“永无翻身”的嘲讽。
卡加梅当年在石家庄陆军学院啃战术地图时,估计没想过三十年后会拉着中国工程师一起画高铁图。1990年那批年轻军官被空投到中国学城市巷战,四年后带着本事回国,卡加梅靠这套打法稳住卢旺达,转头就把国家当创业公司干:先定十年目标,再拆三年小目标,完不成就改计划,反正步子不能停。这套玩法,中国网友熟得不能再熟。
他抄得最溜的是“长期规划”。2000年刚上任就甩出“愿景2020”,想当非洲版“五年规划”。虽然2020年人均GDP没摸到中等收入线,但底子打结实了,立马续上“愿景2050”,专攻科技和工业。网友笑称:卢旺达把中国的PPT直接翻译成英文,连“撸起袖子加油干”都省了,直接干。
修路只是开胃菜。2018年中方高层到访后,中国企业组团进场,高铁、水电站、会议中心全安排上。卢旺达议会大楼的玻璃幕墙能映出隔壁中资企业工地的吊车,议员们投票时一抬头就能看见“中国速度”现场直播。
营商环境这块,卢旺达抄得更细。世界银行2020年报告里,它在全球190个经济体排第38,东非第一,非洲第二,唯一挤进前50的低收入国家。秘诀不复杂:企业注册从43天砍到4天,电子系统上线后,连打印店的小老板都能在线搞定营业执照。土地改革、简化税制一套组合拳下来,八年里私人投资涨了60%,外国投资涨了40%。网友调侃:这效率,连深圳南山科技园都要喊声哥。
中国人在卢旺达的日子越过越香。2000多人常驻,60多家企业注册,从服装厂到酒店一条龙。土木工程师月薪能拿2万美元,直接秒杀国内同行。浙江商人开的“T2000”超市霸占了基加利最大商圈,老板被当地华人戏称“卢旺达中国首富”,资产过亿。香港人张耀东更猛,先砸万豪,再建喜来登,把五星级酒店当连锁便利店开。
2008年金融危机,中辰国际集团差点被钢材涨价逼到墙角,结果广交会上撞见卢旺达采购团,一口气签下机场改造和大会堂钢结构订单。现在中辰在非洲的营收快占到集团半壁江山,业务范围从钢结构卷到纺织、化工,活成了“非洲版万达”。
二手车市场更魔幻。非洲满街日系右舵车,中国左舵车根本卖不动。中国商人直接拆车卖配件,温州刹车片配青岛轮胎,外加中国技师驻场维修,三下五除二把印度中间商挤出局。印度商人只能干瞪眼:自己造不出配件,还得从中国进货,这局怎么打?
阿里巴巴也没闲着,跑卢旺达开电商培训班。当地企业GO Ltd学完后,立马搞了个AgriGO平台,给农民发种植信息,还计划上线“在线集市”。支付系统直接对标支付宝,农民拿手机扫二维码就能收钱,村口小卖部秒变金融科技体验店。
卡加梅的算盘打得响:学中国修路搞基建,抄中国经验优化营商环境,再让中国企业和资本进来一起分钱。中国工程师拿高薪,中国老板赚外汇,卢旺达老百姓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,三赢局面稳稳落地。
网友在弹幕里刷:“卢旺达这是把中国的作业本直接撕下来贴自己卷子上。”那么问题来了,下一个抄中国作业的非洲国家,准备抄哪几页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