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29日,俄罗斯对外情报局突然抛出一则爆炸性消息:美英两国代表与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、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、前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在阿尔卑斯山一处度假地密会三小时。核心议题直指推翻现任总统泽连斯基,推举扎卢日内接任。俄方称,叶尔马克当场同意配合行动,布达诺夫承诺情报支持,扎卢日内只需点头即可重返基辅掌权。面对指控,乌克兰情报总局紧急辟谣,斥责这是“俄式造谣”,但未否认扎卢日内的参会细节。
扎卢日内的崛起与“流放”
扎卢日内并非政坛新人。2022年11月,他指挥的赫尔松反攻战役成功收复大片失地,使其支持率飙升至88%,一度超越泽连斯基的62%然而2023年乌军反攻失利后,他与泽连斯基的战略矛盾公开化。2023年2月,泽连斯基以“军队重组”为由将其解职,调任驻英国大使。在伦敦的一年里,扎卢日内密集接触英国防部高层及军火巨头,甚至获得军情六处的支持。英媒披露,他曾秘密会见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罗布·鲍尔,讨论“战后乌军重建计划”。
账单压垮战争意志
美英推动换帅的背后,是战场僵局与国内压力的双重挤压。美国国会7月民调显示,继续援乌支持率跌至38%,共和党领袖麦卡锡公开警告“纳税人的钱不该填无底洞”。英国新首相斯塔默上任首周便砍掉30亿英镑对乌军援,转而补贴国内能源账单前线数据更触目惊心:乌军单日损失超1250人,逃兵率激增40%,士兵自拍视频显示“弹药耗尽后改用铁锹搏斗”。德国扣押价值30亿欧元的“豹2”坦克货款,法国拒批新一批“凯撒”火炮,欧盟冻结15亿欧元重建基金,指责泽连斯基“独裁化”。
泽连斯基的绝地自救
几乎与密谋曝光同时,乌克兰东部战局急转直下。7月29日,俄军突击队突入顿涅茨克要塞红军城中心街区。开源情报视频显示,俄军无人机精准锁定乌军装甲车,在舍甫琴科街设伏歼灭溃散部队。这座10万人口的城市扼守T0515等5条战略公路,是连接塞弗尔斯克、克拉马托尔斯克的生命线。乌军第155旅因兵员枯竭,防线24小时内崩塌。军事分析师指出,红军城失守意味着乌军顿巴斯防线被拦腰斩断,俄军可直扑哈尔科夫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。
反腐法案点燃民怨
当俄军在红军城巷战时,基辅独立广场爆发1500人反政府抗议。退伍军人奥列克桑德·特伦举着“可耻”标语怒吼:“士兵找不到抵抗的理由!”导火索是泽连斯基签署法案,将国家反腐败委员会置于总检察长控制之下。前议员纳伊姆痛斥:“这背叛了2014年广场革命!”抗议蔓延至利沃夫、哈尔科夫,民众众筹无人机标注征兵点位置,试图阻截强制征兵队欧盟虽警告“援助需绑定民主治理”,但未停止资金拨付;美国特使之女仅轻描淡写批评法案“愚蠢”。
泽连斯基的绝地自救
面对内外绞杀,泽连斯基紧急签署两项矛盾法令:7月23日承诺“恢复反腐机构独立性”,7月28日却扩编国家安全局1万人,授予军队级武器使用权。他还突击重组内阁,撤换3名亲西方部长,但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被曝已向美英妥协。严峻的是军心瓦解:国民卫队副司令比卢斯等6名高官因腐败停职,20万士兵联名指控高层克扣军饷。一名前线营长匿名透露:“士兵只听扎卢日内的命令,而非基辅那帮人”。
特朗普的最后通牒
7月28日,特朗普在苏格兰高尔夫庄园放出狠话:“我十分失望,不打算再等50天了!”他将对俄最后期限压缩至10-12天,威胁对俄能源买家实施“次级制裁”。但《华尔街日报》同期民调打脸:58%美国人支持援乌,创年内新高。分析认为,特朗普的焦躁源于大选压力,其对手哈里斯在战争支持率上领先他10个百分点。
匕首导弹与“七月风暴”
战场之外,俄军武力威慑同步升级。7月28日,俄军动用“匕首”高超音速导弹摧毁乌军第聂伯罗地下指挥所,一周内瘫痪16座弹药库和7个电子战基站。更庞大的威慑来自海上:7月23日至27日,俄四大舰队在太平洋、北冰洋展开“七月风暴”演习,1.5万名军人、150艘舰艇演练550次核反击课目。普京亲自宣布“波扎尔斯基大公”号核潜艇服役,并扩编2个海军陆战师。
停火先于领土?
尽管泽连斯基喊话“停止冲突”,但俄乌谈判仍陷死结。乌克兰坚持先停火再谈领土,俄罗斯要求整体打包解决,且必须承认顿涅茨克等四州“入俄”现状。土耳其提出8月底主办普京与泽连斯基直接会谈,但美俄态度微妙:特朗普拒承诺出席,克里姆林宫强调“西方需先接受既成事实”。